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感人棉棉 > 文章 当前位置: 感人棉棉 > 文章

沒想到!我們祖先的啟蒙讀物,唱出來這么好聽--

时间:2023-09-07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網友提供 - 小 + 大

今年春節,創新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持續刷屏,讓詩詞之美走進千傢萬戶。曾為春晚歌曲《當你老瞭》譜曲的音樂人趙照,用歌聲演繹瞭《聲律啟蒙》,讓這首詩中的古韻再次璀璨如新,也讓人們再次感悟到中華語言的生命力。 📽視頻:《經典詠流傳》片段 雲對雨,雪對風, 晚照對晴空。 三尺劍,六鈞弓, 嶺北對江東。 沿對革,異對同, 白叟對黃童。 顏巷陋,阮途窮, 冀北對遼東。 ——《聲律啟蒙》節選· 清 · 車萬育 模仿著古人的語氣寫這首歌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而且一字萬言,趙照作為一名創作者,深深地知道,中文歌的抑揚頓挫和韻腳有多麼重要。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漢語在這個星球上獨特的美,首先在於它的平仄、對仗和韻律。漢語形美如畫、音美如歌、意美如詩,簡潔、高效、生動,是最先進的文字語言。 趙照在這首《聲律啟蒙》裡,遵循著漢語獨有的音律之美,探求著中華經典的足跡,將幾個不同的年齡層和不同的人群都通過樂器放到一個畫面裡。他說:“我在腦海中想象並模仿著古人的語氣在寫這首歌。” 詩詞和對聯仍有強大生命力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將《聲律啟蒙》唱出來,是欣賞中華語言之美的起點,也是中華民族一直秉承的,天地人和的價值理念浸潤人心的終點。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瞭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聲律啟蒙》,則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詩詞和對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多年來一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網友:很有古風古韻又朗朗上口!太
提示: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請點擊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
推荐阅读
 |   |  11191台北市士林區中山路110號  |  TEL02-209899111  |    |  mailkupeer@kup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