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思維方面明顯區別於和優於其他動物,是從人類在概念性思維方面有瞭快速長進以後開始的。在此以前,在依靠感官感知現象,依靠頭腦記憶現象,並通過頭腦中出現多個形象的變換來認識世界和引導行為的形象思維階段,人類與許多其他動物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當需要感知和記憶的形象數量龐大、精確度要求很高時,具有天然性、本能性的形象思維就遠遠不足以應對人們認識世界的需要瞭。形象思維試圖感知和記憶全部相關的具體事物,概念性思維則忽略這些事物的許多具體差別,用這些事物的共同性來代表這些事物,從而簡化與這些事物相關的知識。當這些事物的共同性用人們發明的特定語言符號來標明時,這個共同性就是概念性思維的“概念”。因此,形象思維是用一個感知形象分別代表一個具體事物,概念性思維則是用一個“概念”代表一群事物,從而達到簡化信息的目的。
概念性思維方法是我們的思維對過多的感知對象和記憶對象進行簡化處理的一種方式,簡化的結果就是產生瞭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概念”。自從有瞭“概念”,人類第一次可以不用一個具體感知形象來代表一個事物,而用一個有特定發聲方式和書寫方式的符號來代表事物。
如果這樣的概念足夠多,就產生瞭一種可能:知識可以不再僅僅是存在於頭腦中的具體事物的形象出現的先後順序,還可以是存在於頭腦中或頭腦之外的概念與概念之間的排序。
例如,我們有瞭“馬”的概念,它代表一大群模樣類似的某種動物;有瞭“草”的概念,它代表許多棵模樣類似的某種植物;有瞭“吃”的概念,它代表各種各樣的嘴巴咀嚼和吞咽的動作。那麼我們把這三個概念按照“馬吃草”這樣的順序排在一起,就得到瞭所有的馬如何存活和生長的共同性知識。比起以前的各種各樣的馬的圖畫,各種各樣的咀嚼動作的圖畫,各種各樣的草的圖畫,諸如此類雜亂地堆積在人腦中的眾多形象化知識,這一條用概念表達的被簡化瞭的知識雖然粗略瞭一些,但它在引導人們喂養馬匹的行為時,明確瞭最重要的規則和步驟,避免瞭人們揀瞭芝麻丟西瓜的尷尬,這難道不是一種讓人激動不已的思維進化!更讓人激動不已的是,知識的載體從此不再僅僅是人腦的記憶,知識開天辟地第一次可以鉆出人的頭腦,以文字形式被畫在瞭巖壁上,被畫在瞭獸皮上,被畫在瞭竹木上。
(摘自《思維方法高級教程》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