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回味就會發現,盡管有顯著和不顯著的區分,我們人類的多數行為都具有預期性或目的性的特征。也就是說,我們人類多數的行為在行為之前就已經有一個我們想要的行為結果。
例如,我們在工作多年以後再脫產研習,是因為我們預期那樣將更有能力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條理化、系統化;我們早上七點從傢裡出發是因為我們預期能在八點半之前趕到工作單位;工廠老板決定減少產量是因為預期該產品將滯銷;中央銀行不願意降低銀行基準利率是因為預期通貨膨脹有可能加劇……
當我們有瞭預期而實際行為尚未產生結果之前,我們就忐忑不安,我們用緊張或焦慮來描述這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當我們的實際行為結果與預期的一致,我們就心情愉快,我們用成功這個詞來描述這種愉快的心情;當我們的實際行為結果超出預期,我們就格外地心情愉快,我們用激動這個詞來描述這種格外愉快的心情;當我們的實際行為結果沒有達到預期,我們就心情沮喪,我們用失敗這個詞來描述這種沮喪的心情;當我們的實際行為結果與預期相差甚遠,我們就格外心情沮喪,我們用痛苦這個詞來描述這種格外沮喪的心情。
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由許許多多這樣的緊張、焦慮、愉快、成功、激動、沮喪、失敗、痛苦所組成的。
為瞭讓我們的生活更多地出現愉快、成功、激動,為瞭讓我們的生活更少地出現緊張、焦慮、沮喪、失敗、痛苦,我們開始重視學習和掌握“知識”。我們從書本上學習文字記載的知識,我們在交談中學習口口相傳的知識,我們還通過模仿學習一些難以言傳的知識。
(摘編自《思維方法高級教程》第2版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