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網友提供 - 小 + 大
很贊同王小波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隻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當我們將生活填得很滿的時候,往往得失心很重,做任何事情都要權衡利弊,有價值的事情全力以赴,沒有價值的事情卻懶得抬抬手。人到中年,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為瞭幾兩碎銀打拼,生活隻剩下瞭柴米油鹽的瑣碎,每天都活在焦慮之中。一旦讓自己閑下來,就感覺茫茫然無所適從。努力奮鬥是人生該有的模樣,忙裡偷閑也應該是人生該有的姿態。就像王小波說過的另一句話那樣:“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瞭繁衍後代,而是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我活在世上,無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場偶然,我在其中尋找因果。”人生在世,要做點“無用”的事情,不要將生活填得太滿,該奮起直追的時候絕不含糊,該放慢腳步的時候,也別為難自己,不妨讓自己閑一些,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一場奇妙的旅程,每個人都帶著好奇來到這個世界。路過人間,也就幾十年,我們應該去吃好吃的,去看最美麗的風景,去見不同的人,去往不同的地方感受風土人情,不貪戀嗔愛癡恨,也不為瞭瑣碎而蹉跎歲月。當你我什麼都擁有不瞭,什麼都留不住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不是鉆牛角尖,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泥沼之中,而是不斷嘗試、收獲、感受,然後放下。很多人害怕浪費時間,於是在環境的驅使下,總要告誡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甚至,很多人讀書,會考慮這本書對職稱考試有沒有幫助;工作時,會考慮眼前做的事情對晉升有沒有幫助;內心總想著要做些什麼,才不會被社會淘汰。其實越是這樣想,事情反而會往反方向發展。因為當我們盤算著,為瞭前途殫精竭慮時,忘記瞭初心,忘記瞭思考那些事情適不適合自己,更加沒有關註內心的真實需求,隻是悶著頭往前沖而已。林語堂就曾在《京華煙雲》中寫道:“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無用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時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影響之大,殊可驚人。”生命需要放松,生活需要張弛有度,有時候要放下功利心,才能讓生命的維度展開,才能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擅長什麼,才能有所獲。 莊子曾說過:“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生而為人,應該跳過那些狹隘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更加強調對事物價值的認知和理解,更加專註事物本身的內在價值和意義。例如,有些人認為讀歷史和哲學類的書籍是沒有用的,應該去讀更加專業的工具書。可偏偏那些歷史和哲學類的書籍才能夠提升一個人的認知和格局,讓人擁有宏觀思維,跳出宇宙去看世界,跳出世界去看人類。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我們當下的很多困惑,其實先人早就經歷過瞭,並將他們的所思所想記錄瞭下來,我們隻需去細細品讀,深深感悟就行。我們應該從整體和全局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事物,而不是管中窺豹。人到中年總要明白,成功並沒有捷徑,所有的努力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追尋。當我們被世俗沖殺得太久時,早已經忘記瞭初衷,也忘記瞭生活不必太過用力。“有用”之事,功利性太強,往往容易讓人患得患失,“無用”之事看似無用,卻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一個人。當你做瞭一些看似無用的事情,讀瞭一些看似無用的書,當你的知識量和認知不斷提升時,你的內心終將豁然開朗,往往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時候,無用之用,反而成為大用。 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有什麼用處,但文學的最大用處,也許就是它的無用。想起豆瓣上有一個“無用美學”的小組,組員們將那些看似沒用的事情和美麗瞬間都用相機記錄瞭下來,分享在小組內。車燈下的雨滴,灑落一地的花瓣,水中的倒影,透過樹葉看到的天空,各種美圖美輪美奐,足以讓看到它的人內心得到療愈。演員陳道明在不拍戲的時候,將日子安排得非常愜意,每日讀書寫字,彈琴下棋,有時候還會給妻子女兒做點針線活兒,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馮小剛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悅婦孺”,用你寫字彈琴的時間組織幾場飯局,多開幾傢公司多好,奇淫巧技又不能賺錢。可陳道明卻說:“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泰戈爾曾說:“功利主義的人生就像一把沒有刀鞘的刀子,鋒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這盤菜,用這樣的刀來切,便是一種讓人難以釋懷的悲哀。”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養花種草,烹茶煮飯,去雨中漫步,看令人大笑的電影,放空一個周末,隻是發發呆,什麼都不做。人生是一場漫長的路途,張弛有度,才能行穩致遠。人生不是拿來用的,是拿來感受的,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受生活的美好,讓那些無用之事溫暖自己,治愈自己,終將到達理想的彼岸! < |